张千里是摄影界KOL(意见领袖),他对摄影器材抱有兴趣,也具备了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,多年来与各大摄影器材厂商的良好互动,使得他始终把握该领域最新技术和话语权。近年来他又开始精进摄影创作,并著有《旅游摄影圣经》,从一名器材编辑到百万粉摄影博主,我们探寻像张千里这样新一代摄影师,他们如何充分利用、驾驭互联网,为其所用,他们的成功在当下中国是否还有可复制性。
问:你目前有多少粉丝,这些粉丝的人员结构是怎样,有什么积攒粉丝的诀窍可以与大家分享吗?
答:目前我在微博上的粉丝最多,有156万左右。公众号25万,B站95万,另外在Youtube上也有20多万海外的华人粉丝。其他平台也有一定数量的粉丝。据各个平台的统计,男女之间比较平均,男生稍微多一点点。年龄结构是以20-45岁左右的人群最多。以喜欢摄影、旅行、数码3c、汽车、自驾这些领域的人群占据了比较大。也就是年轻有活力,热爱生活,热爱美,并且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是主力军。
其实我并没有做太特别的吸粉的运作,而是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做着内容输出的事情,比如一开始在论坛上发布游记、摄影攻略、美图分享,后来转移阵地到微博、公众号等社交平台,中间也写了两本《旅行摄影圣经》系列的摄影指南书,和去年出版的《原来这么拍》摄影器材,另外2015年开始制作免费的摄影实战视频《原来这么拍》,到现在也有6年,超过300集视频江南体育官方平台,这些优质干货内容的输出,我想是吸引这么多粉丝一直关注我的原因。
问:你长期以来与摄影器材商家保持互动,成为一名优秀的资深测评员,在此过程中,你将这些器材资讯或者说新知通过网络传递给你的粉丝。请问,你如何平衡好器材中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隐性Bug,换句话来说,如果做好一个称职的测评员,同时也对喜欢你的粉丝讲真?
答: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摄影媒体的器材编辑,测评器材本来就是老本行,在2004、2005年的时候就做到了国内的天花板。现在依然有很多器材厂商愿意将新产品提供给我来做测试。只是现在更多地是试用,而不是测试。因为很多专业的标版和实验室环境我现在已经不具备了,没办法用数据说话。所以会更多地和大家分享产品的设计上的特点和我使用下来的感受。当然,好的地方会讲,不好的地方也会讲。客观、实事求是,这是器材测评的原则之一。
问:我身边很多人都说是你的多年粉丝,作为摄影界的kol,你的工作方式一般都是怎样的,相对频频出现在各大网站的网红而言,你显得理性、克制,这也许与你的性格有关,或又其他原因,请问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kol,这令很多年轻人羡慕。
答:我们算是第一批KOL,或者叫网红。其实这种称谓刚出现2、3年的时候,我和太太就觉得这事很虚,不着调,也许一夜之间,这种名气就没了。也许当时看起来很风光,但很有可能会被某些力量带着走,把自己带到并不喜欢的方向。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地做些事情,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些东西,也许等自己老了回过头看,难免会有些蹉跎。
所以我们蛮早就抽身出来,去做一些能有积累的事。写书是一方面、开视频节目是一方面,平时的独立拍摄创作也是。没有这些,恐怕也不会有更踏实的积累。很多人看到的是KOL面上的风光,觉得羡慕。但背后的艰辛,或者说是真正想做事的人的背后,并不是那么轻松。
问:从博客时代的写手到今天热搜博主,这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,迭代也越来越快,请帮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变数,以及当下摄影博主都在国内外哪些网站上活跃。
答:我一直觉得自己比较幸运,每一波网络的潮流,都走在比较前面,比较容易被人认识到。比如论坛火的时候,大家通过论坛认识我江南体育官方平台。微博火的时候,也是比较早就积累了一定的粉丝。这些可能还是和输出了什么有关系。你对别人有帮助,别人就会记得你。
国内的平台,基本上集中在微博、公众号、B站、图虫、500px之类的,现在小红书也有增长的态势。不过,总的来说,还是要在微博、公众号上够火才行,别的平台是个补充。
国外的摄影博主活跃的平台包括:Instagram、Facebook,有视频制作能力的博主会在Youtube上输出内容。当然也有一些其他新兴的平台,但这几个老牌的依然是活跃度比较高的阵地。
我自己是这么看待这些社交媒体平台,虽然风口一波一波在换,新平台也层出不穷,但要学会分析,评估新平台是否适合自己的内容,是否真的需要去跟风占领每一个平台。比如,短视频时代,我们就没有跟进。因为我自己的内容都是在10-20分钟左右的中视频,不能算短视频,也不是长视频。有自己稳定的受众和制作思路。如果一味跟风去做短视频,精力牵扯是一方面,能否在几十秒或1、2分钟里说清楚一个摄影的话题,我觉得可能性是很低的。很容易落入哗众取宠、博人眼球的状况,或者就是制作的内容非常不严谨,漏洞百出。所以我们简单尝试之后就果断地放弃了短视频这个领域。因为他不适合我们,吸引过来的粉丝也不是我们想要的。
问:最近在网上看见你在上海M50举办了《不在路上》摄影展,为什么取这个名字,这次展出的作品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吗?为什么在当下彩色摄影的潮流中,你却选择使用黑白摄影?
答:以往的工作,我总是在路上,一年在家的时间并不多。而这次影展的作品,我用了6年的时间,拍摄了这当中我与家人,搬家后的新环境之间的对话。它们不是在路上拍摄的,所以取名叫《不在路上》。但这其实又是一个全新的旅程江南体育官方平台,又是在路上的概念。你可以理解为不在路上,也可以是:不,在路上!
所以这些照片,没有太多的工作任务,完全是一种爱好者的状态,拍摄我的心境、探索、与家人相处的时光。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壮志凌云,而是一段时光的记忆与内心独白。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。
其实我的主要方向是彩色摄影,但这次我选择了黑白。这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大的项目,我希望他是一个家庭纪念册的感觉,是对一段时光的小结。有回忆,有一些事情或情绪,不想太久之后忘记。所以,我觉得黑白可能更合适这个感觉。从结果来看,也非常符合我想要的效果。
答:摄影不是与世界相遇,就是与自己相遇。向外或向内,都是人的三观用视觉的方式呈现的结果。
问:最后一个问题,从街拍的角度看,请帮大家推荐两款(一款会不会让你为难)你认为合适的照相机?
答:我依然认为最适合街头摄影的相机是徕卡的M系列。但他的门槛太高了。所以我推荐一台使用更方便的不起眼的小相机:理光GR系列。看过我的视频的观众一定会知道我对这个系列爱不释手,而且出片量巨大!